2006年 12月24日
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-在宜蘭員山開始第一步
2007年 5月15日
第一次的離島演出-馬公市
2007年 7月16日
第一屆文工隊成立
2007年 10月20日
由中華電信贊助捐款,連江縣全縣完成演出,是第一個完成演出的縣市
2008年 3月5日
在臺北蘆洲完成第100場演出
2008年 5月
319第一本專書「孩子的第一哩路-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」發行
2008年 5月1日
高雄那瑪夏鄉完成第100鄉鎮演出
2008年 5月2日
星雲大師認同活動,贊助在高雄大樹的佛光山演出
2008年 8月30日
與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在臺中大啟動杏林計畫,全臺演出健診
2008年 11月
獲得文馨獎評審團「特別推薦」獎
2009年 4月
捐款正式破一億
2009年 7月
與三立電視台合作,第三屆文藝青年工作大隊成立
2009年 8月
莫拉克颱風造成臺灣中南部及東部災害,紙風車成立「紙風車88水災兒童生活藝術輔導專案」,陪伴2萬7千多名孩子面對災後傷痛
2009年 9月
子計畫「格列佛人體藝術探索館」獲總統文化獎
2009年 11月15日
雲林縣完成演出,是本島第一個完成演出的縣市
2010年 12月27日
活動滿四週年,舉辦感恩茶會並發行四週年專刊
2011年 8月6日
最後一個離島-金門烏坵完成,進入最後10鄉鎮演出
2011年 10月
捐款超過2億
2011年 12月3日
完成319個鄉鎮演出計畫, 6500位觀眾陪同中,完成最後一場在新北萬里演出
2012年 7月
319鄉鎮演出現場孩子的笑容照片集結《天空下的笑顏》攝影專書,並將累積的30多萬張孩子燦爛的笑容數位檔,全數捐贈給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
2012年 9月30日
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-停止接受捐款,正式結案
2012年 11月27日
子計畫:紙風車青少年反毒戲劇工程起跑,進行募款至全臺國中演出
2013年 1月12日
於兩廳院藝文廣場,進行第一場演出
2014年 3月28日
子計畫「紙風車臺灣鄉村卡車藝術工程」桃園中壢第一場演出,秉持孩子不能來我們去的初心
2014年 6月27日
完成花蓮富里演出,因為一對新人的心願席開140桌,請富里所有孩子一同吃喜宴看表演
2014年 10月3日
完成368第一百鄉鎮臺北松山的演出,亦完成臺北市12區的演出
2015年 4月24日
368第一場離島:澎湖演出
2015年 4月30日
368捐款破一億
2016年 3月19日
兒童藝術工程十週年,於兩廳院藝文廣場演出368第200場
2016年 3月28日
與中國信託合作推出【紙風車認同卡】您的每一筆消費都能轉化為紙風車前進偏鄉的動力
2016年 4月30日
第200鄉鎮:雲林斗六演出
2017年
「紙風車368兒童藝術工程」走過10年,邀集發起人、贊助者及志工共聚一堂,在築夢的世代,持續往下走帶給更多孩子有更多的笑容
2018年
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,倒數100鄉鎮
2020年 1月
受新冠肺炎影響,暫緩演出
2020年 6月6日
紙風車八里倉庫遭遇大火,所有布景道具付之一炬
2020年 7月24日
火災後,排除萬難將布景道具一件一件做回來,在臺南山上天后宮前,火災後的第一場368演出,努力實現對孩子的演出承諾
2020年 12月13日
第300鄉鎮:高雄田寮演出
2021年 3-4月
屏東麟洛、臺南市東區、臺南市左鎮三場演出後,受疫情影響,兒童藝術工程腳步暫緩
2022年 8月9日
隨疫情趨緩,解封後的第一場演出:臺東池上
2022年 12月2日
演出首次加入「後山天使」演出片段,將譚維義醫師對臺灣這片土地的愛,以戲劇方式呈現,展現愛的美好
2023年 8月11-15日
完成金門演出
2024年 05月
譚維義醫師從美國回到臺灣,共同欣賞臺東最終場太麻里演出。
2024年 06月
於連江縣第一個劇場-梅石演藝廳完成最後一離島縣市,也是梅石正式啟用後首個表演團隊。
2024年 10月
在高雄永安完成第二輪全臺巡演最後一場演出。